注册帐号通行证在线投稿
最新更新
· 会员权益不是预付式消费门店任意转
· 黑龙江文旅IP“淘学企鹅”亮相LEC
· 引导实体店自愿承诺无因退货
· 莫让捆绑式增值服务侵犯消费者权益
· 让未成年人模式“安全锁”不再沦为
· 以标准之力破消费纠纷调解之困
· 学车“低价包过”陷阱须合力填平
· 出台“无堂食外卖”标准具有导向意
· 快递续重标准岂能“自说自话”
· 给美容整形行业树立明确标尺
· 劣质产品岂能流向公共健身器材领域
· 警惕直播拆盲盒围猎未成年人
· 让“不防晒的防晒衣”在法治阳光下
· 创新网约房乱象治理模式
· 给儿童厨具设定安全底线
 
消费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消费生活
会员权益不是预付式消费门店任意转卖的筹码
时间:2025-08-11 15:11:48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预付卡还在手里,门店招牌却悄然更换,新店对退款诉求置之不理,原店老板早已消失无踪——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门店私下转让、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乱象频发。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构建覆盖事前审查、事中监控、事后救济的全过程治理机制,并借助技术手段推动制度有效落地,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救济权。(据7月23日《法治日报》报道)

在预付式消费领域,商家擅自转让会员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新痛点。一些商家将门店经营权连同会员一并转让后,不少消费者都遭遇了新接盘商家拒绝承接原服务义务、拒绝退费、抬高消费门槛、降低服务质量、减少服务次数等问题。有的消费者还因消费场所的改变、消费距离的拉长或所信赖的从业人员的更换而不满,产生负面情绪,拉低消费体验。对于预付卡权益被商家擅自转让之后的缩水问题,消费者大都非常无助无奈,很容易因新商家推卸责任、老商家失联、取证难度大、诉讼成本高且程序繁琐等原因陷入维权困境。

消费者的预付卡权益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和契约属性,不是像原材料、商品、门店一样可以由商家随意处置的资产,不该成为商家私相授受的交易筹码。要遏制商家擅自转让会员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应该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增加商家擅自转让会员的难度,并穷尽追责手段提升商家擅自转让会员的侵权成本。

有必要推行深圳等地的经验,严把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变更登记关、注销登记关,对收取预付款的商家申请变更经营者、股东、法定代表人或经营场所的,进行严格的线下实质审查,关闭线上办理通道,要求申请人提供债权债务妥善处理的证明、公示证明或通知消费者的证明、取得消费者同意的证明等,避免商家擅自转让消费者预付卡权益或金蝉脱壳。

登记机关如发现商家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或借助“职业背债人”恶意转店、闭店,规避债务,应不予登记或撤销登记,并依法对商家或关联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和失信惩戒。

消费者与商家建立的是预付式消费合同关系,商家转让会员或改变会员的“待遇”,本质上是对合同主体或内容的变更。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一些商家未与消费者协商,擅自私下将会员转让给他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也构成了合同违约。对此,有关部门应给予更明确的定性,对消费者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的诉求予以支持。市场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完善预付式消费格式合同示范文本,设定商家擅自转让会员的违约责任条款。

不少地方的监管实践证明,建立预付款第三方存管制度是规范预付款使用、制约商家行为、避免商家乱动会员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可行举措。应加快立法进程,把预付款第三方存管制度写入法律法规,赋予预付款第三方存管制度法律刚性,明确商家、第三方存管平台、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消费一笔,支付一笔”的预付款使用模式,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措施,用法律强制力、约束力给商家戴上笼头,保障预付款第三方存管制度落到实处,遏制商家擅自转让会员或收割预付款的冲动。(李英锋)

责任编辑:游婕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7-24/1848110127.html

编辑:江楠  审编:益审核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打印】【关闭窗口
上一篇:黑龙江文旅IP“淘学企鹅”亮相LEC全球授权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 www.qiyegongyi.com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东里1区17号   电话:4004-0156-539   邮箱:chinaqnlm@qq.com   邮政编码: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