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第二届东山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开幕,大会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高质量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作为大会的专题活动之一,21日下午,由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深度参与、策划主导的“东山文化与非遗经济研讨会”,通过专家讲解、权威报告发布、创新案例分享、学术成果首发等多元形式,为绍兴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文化动能,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本届东山大会延续2024年首届盛会的发展脉络,聚焦新时代企业发展需求。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战略,精心策划本次非遗经济专题研讨,邀请绍兴市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代表、会员单位代表,非遗经济创新实践案例代表及参加东山大会的企业家200余人,共探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研讨会上,《2025 绍兴非遗经济发展报告》发布。报告通过50余个特色案例、近百家非遗关联企业的调研走访,用8个月时间,系统梳理了绍兴非遗在保护传承与产业融合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实践路径,为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提供了权威学术支撑。会上同步举行《东山百问》新书首发仪式,该书由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联合东山书院编撰,以问答形式解码东山文化精神内核与非遗传承精髓,成为传统文化普及的创新载体。东山书院常务副院长、绍兴文理学院东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军教授围绕《东山文化中的美学》作主旨发言,以东晋谢安栖居会稽东山为核心,由谢安家族、王羲之、支遁等时代精英共同孕育的美学思想体系与生活艺术范式,深度阐释东山美学的时代价值,是中国古典美学从“比德”自然观迈向“澄怀味象”审美自觉、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枢机。

会上,五家绍兴市非遗经济创新实践基地代表分享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咸亨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宋平,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志明,浙江季三缸集团董事长季国苗从老字号焕新、非遗品牌打造、产品创新和产业链拓展等多维度分享他们的实践和做法;浙江非遗邮局代表朱丹丹、东山大观酒店总经理徐恒勇则带来非遗与邮政服务、乡村振兴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各界呈现非遗赋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可能。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叶菁表示: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成立不到二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地市级非遗组织的标杆和样板,鉴于绍兴在非遗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果发布,叶菁会长向东山大会的永久会址-东山大观酒店颁授“浙江省非遗经济研究基地”铭牌。春晖集团创始人、东山大会发起人杨言荣在接受匾牌后表示,东山大会正全力打造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精神家园,也将成为浙江非遗保护、研究与推广的核心平台,为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表示:非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大会中,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通过主导议程设计、培育实践基地、搭建交流平台等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其在非遗传承创新与产业融合中的引领作用。未来,非遗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文化自信提升筑牢根基。
【责任编辑:陈青】
http://www.zj.news.cn/20251123/5afc3df98bdf458e8b24ccc2dd07ff85/c.html
编辑:江楠 审编:范伟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