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黄土高原腹地的南沟村苹果园里,果实累累、缀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
南沟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西南30公里处,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345户1009人,拥有耕地3500亩。过去,这里“出行靠走、通信靠吼”,打下的粮食不好卖,村民们生活困苦。窑洞被雨下塌了,都没钱修缮;村集体更是没有收入,村上的事务根本无法开展。

10月18日的南沟村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席聪聪/摄
南沟村之变,关键在于找准了产业这个核心引擎。2015年开始,南沟村按照“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经营、群众参与”的思路,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成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劳动实践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山地苹果3160亩、樱桃园50亩,存栏湖羊1600只。到了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0元。
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赋能与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深度嵌入。近年来,当地不断提升苹果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南沟路径”。比如,引进秦脆、瑞雪等新优品种大苗近万株,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指导果农落实先进技术,配套可视化追溯系统和气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果园管理效能……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沟村考察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在得知村民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时,他称赞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当前,延安已不再满足于只是优质苹果的产地,而是通过培育加工企业、建设冷链系统、拓展跨境物流、开发果树认养等新业态,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这种“从田间到餐桌”“从果园到全球”的布局,不仅让苹果实现了“四季可卖、全球可售”,更在深层次上重构了农业的价值创造方式。
从南沟村到整个延安,苹果树已然成为致富树、幸福树,苹果产业真正成为“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延安苹果的故事告诉人们:找准发展路径,黄土也能变成金。
责任编辑:梁文艳
编辑:江楠 审编:范伟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