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帐号通行证在线投稿
最新更新
· 北京格力携手央企开拓银发经济,以
· “双轮驱动”布局低空经济 夯实产
· 可爱的乡村——粤桂协作助力苗乡“
· 夏日经济 迎“热”而上
· 首届西部低空经济博览会在重庆梁平
· 沧州经济开发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
· 多地上线低空飞行服务平台 低空经
· 徐州援疆:“经济小组团”精准招商
· 国内首部口岸经济条例7月1日起施行
· 同饮一江水,共绘致富篇!江苏援青
· 传统文化赋能校友经济发展 武汉校
· “首发经济”组合拳,文化赋能激活
· 江西启动“百城百车万里行”口腔健
· 天津:提升蓝色金融发展水平 助推
· 从耳朵经济到AI引擎,喜马拉雅AI如
 
产业经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北京格力携手央企开拓银发经济,以科技硬实力守护“夕阳红”
时间:2025-07-30 15:37:03  来源:新华社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7月24日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比例为22%。如何让亿万中国老人享有更有尊严、更舒适、更健康的晚年生活?格力电器以科技力量努力作答。

7月25日,北京格力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格力”)与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康养”)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深度融合格力在智慧家居领域的技术优势与通用康养在养老产业的全场景资源,共同开拓银发经济新蓝海,积极投身国家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部署,为中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跨界融合新标杆。

通用康养董事长、党委书记冯松涛,通用康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甘明生,通用技术集团派驻股权董事召集人潘旺,珠海格力商用空调楼宇事业部总经理张乐,北京格力董事长周天宇等共同出席。

1

强强联合:“双向奔赴”科技康养

“这不是简单的1+1,而是优势互补、价值共创的双向奔赴。”通用康养董事长、党委书记冯松涛在致辞中强调。他表示,格力“用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理念,与通用技术集团“以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使命高度契合。从5月19日周天宇董事长带队初访达成意向,到7月涿州联合展厅落地,双方团队在两个月内高效推进,为签约奠定坚实基础。

格力早已突破传统空调企业的边界,构建了覆盖全屋的健康家电生态链。在适老化领域,格力依托13项国际领先技术,开发出防直吹空调、医疗级净水设备、健康监测系统等产品,打造覆盖银发群体生活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

2

科技赋能:三大核心能力融入养老场景

“让科技的温度融入养老场景。”格力商用空调楼宇事业部总经理张乐在演讲中,阐述了格力注入合作的三大硬核能力。

基于光伏中央空调与新风净化技术,格力打造了能为老人提供恒温恒湿富氧环境、显著降低建筑能耗40%以上的智慧空气系统;通过全屋净水解决方案,实现了饮用水、生活用水的医疗级净化,构建健康水生态;同时,通过整合适老化家电、膳食管理冰箱等产品,构建安全便捷的生活空间,并开放格力自研“金联”智能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与健康预警,形成全面的智慧生活保障。

“养老产品不是硬件的堆砌,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张乐表示。他透露,格力已立下目标: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30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通过与通用康养的战略合作,加速向养老社区、医疗照护机构延伸。

3

从概念到落地:务实行动打造产业新范式

科技赋能的最终目的,是切实服务落地,合作绝非纸上谈兵,双方展现出强烈的落地决心。

7月上旬,双方在河北涿州落地的“智能家电+康养服务”联合展厅已投入运营。该项目整合格力全品类智慧家电与通用康养适老化场景方案,成为先行标杆。

8月,密云项目将率先开展设备支持与人员培训,深化机构合作。通用康养旗下30个康养项目(超7500张床位)及正在整合的万余张新增床位,将成为格力适老科技的重要应用场景。

下一步,双方将在适老化产品的迭代研发与创新突破、智能电器在养老场景的系统化集成应用、客户数据的深度挖掘与价值转化等三大维度深化展开。

着眼行业未来,双方计划设立联合实验室,牵头制订健康养老空间家电技术规范,旨在填补行业空白,共建行业标准。

4

共启新篇:让“中国造”点亮万家夕阳红

面对中国老龄产业7万亿的广阔空间,此次合作是格力从“产品制造商”向“健康生活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一步,也是央企通用康养平台整合资源、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契机。

“制造业的脊梁不仅由核心技术撑起,更因对生命的敬畏而坚韧。”张乐在发言中引用了董明珠董事长的话——“企业的成功不在于挣取利润,而在于让更多人幸福。”这恰是双方合作的初心。

未来,格力将继续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为使命,将创新基因融入养老产业的深耕,携手合作伙伴,用科技之光守护中国老人的品质晚年,为“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美好图景贡献民族品牌的力量。

(资讯)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666008

编辑:江楠  审编:益审核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打印】【关闭窗口
上一篇:“双轮驱动”布局低空经济 夯实产业生态基础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 www.qiyegongyi.com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东里1区17号   电话:4004-0156-539   邮箱:chinaqnlm@qq.com   邮政编码: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