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帐号通行证在线投稿
最新更新
· “2025同心防溺 共筑平安”防溺水
· 小饭碗计划携手新茶饮品牌甜啦啦开
· 南充开展公益活动 致敬环卫工人
· 首期“自贸潮涌 社汇智享”系列沙
· “相信音乐儿童成长营”公益活动助
· 北京国际电影节举行“光明影院”无
· 中粮可口可乐黑龙江举办“世界地球
· 深圳坑梓街道金沙社区开展无偿献血
· 曹县教体局组织开展“教育沃土育桃
· “日行一报 关爱助老”慈善公益活
· 第八届“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大型
·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册亨开展公益
· 辽宁举办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公益活
· 延吉延华社区开展4.2世界孤独症日
· 水知识进校园公益活动第一站走进渝
 
公益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活动
聚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培风计划”公益活动再启航
时间:2022-05-19 09:41:49  来源:中国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关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基于对基础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迫切性的深刻认识,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探索。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早期发现与培养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机制。

为了帮各地中学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拔尖人才早期发现及培养新思路,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将面向全国各地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现状与探索”调研工作,并组织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培风计划”大型公益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培风计划”)。

立足中学校内教育主阵地,“培风计划”再起航

据了解,2022年“培风计划”公益活动将于5月16日正式启动,即日起面向全国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高中学校开启报名。活动由各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协同组织实施,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教育频道作为媒体支持,北京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

作为区域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的重要探索,培风计划将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协调生源、分层分类培养、师生家长同步学习等举措,为各地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及培养进行全面动员。同时,通过建立区域学情报告,帮助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掌握学生学科特长及发展潜能,探索适合不同学生层次的培养路径。

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更需要在早期阶段发现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优秀学苗,在基础教育阶段提供人才储备。通过此次“培风计划”公益活动,研究中心将充分调动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围绕高中教育阶段,与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一同展开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关注学生成才的各环节,活动内容新升级

据组委会介绍,“培风计划”公益活动于2021年暑期首次开展,四川、山东、江苏、福建、河北、江西等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高中积极参与,组织相关学生及家长进行学习超十万人次,并获得一致好评。

“基于此前开展的经验,2022年我们对“培风计划”培养模块和内容进行了新的设计,以校内教育环境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中心,同步对学校教师、家长进行学习动员。”培风计划组委会执行主任、北京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院长张金荣介绍道。

在学生层面,“培风计划”将针对2022级新高一学生,设计“学科能力培养”和“自我规划培养”两大模块,帮助学生发掘学科兴趣及学科潜能,提升学业规划、自我认知等能力,激发更多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的兴趣。同时通过设置家长课堂,让家长一起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针对中学一线教师,则通过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宣讲、高校选才考查内容及方式研讨等形式,系统性帮助一线教师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张金荣表示:“我们希望可以鼓励更多一线老师参与了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带动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在学校的建立及可持续发展。”

累积数据样本,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基于此次“培风计划”公益活动,研究中心还将与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协同,通过学情数据累积、典型样本分析及现状调研问卷收集等,组织撰写《全国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发展报告——基于“培风计划”样本的分析与研究》,从理论和案例角度为各地中学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王本中认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索性实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处于自发的零散式发展状态。此次“培风计划”公益活动开展,可以与各地区协作探索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尝试发现真正对基础学科有兴趣且具备学科特长的优秀学苗,并通过研究分析报告,为各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打印】【关闭窗口
上一篇:新华网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举办5·15投保防非宣传公益活动
下一篇:从母婴需求出发 “晶心关爱母婴室”携手公益大使共同推进母婴室普及
COPYRIGHT 2019 版权所有: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 www.qiyegongyi.com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东里1区17号   电话:4004-0156-539   邮箱:chinaqnlm@qq.com   邮政编码: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