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宁夏中宁,春风掠过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荒滩。由10533株新栽的枸杞树苗编织而成的绿色经纬正在荒漠中舒展——金美信消费金融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展的第二期“种下希望树”绿色公益项目已圆满落幕。这些承载着各地爱心人士的绿色希望扎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占地48亩,连同第一期“种下希望树”项目栽种的11000株枸杞树苗,金美信消金公益林共在荒漠上筑起了近100亩的绿色生态屏障。当根系深入黄沙,一场始于树苗的绿色实践,正以金融力量,在西北荒漠上勾勒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绿色画卷。




荒漠逆袭:从“沙海”到“绿洲”的生态突破
宁夏回族自治区,三面环沙,是西沙东移的主要通道和前沿地带。全区80%的地域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当枸杞树苗扎根中宁荒滩,这场由公益机构领航、企业/个人捐资、政府统筹、农户产出的生态工程,正重新书写着人与沙地,荒漠与绿洲的关系。据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正高职高级林业工程师、自治区枸杞产业首席专家祁伟介绍:自2105年“幸福家园—种下希望树”项目在宁夏中宁开展以来,共有958万株枸杞树在4万余亩的沙地上编织滤网,这些根系深达3米的“沙漠先锋”,不仅能稳固沙丘、改良盐碱,更驱动了年扬沙天数较10年前下降23%,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转折,让曾经的 "不毛之地" 孕育出勃勃生机。
金美信消金公益林不仅是绿色生态理念的实践诠释,更以科技力量让生态修复模式可持续化发展生动体现。当科技赋能生态修复,植树不再是简单的 "见缝插绿"的传统植树模式,而是通过优选耐盐碱的枸杞品种、推广针对旱作物农业技术形成的规模化种植,构建起 "生态防护 — 产业培育 — 农民增收" 的良性循环系统。当枸杞枝条在风中摇曳,它们既是抵御风沙的“生态卫士”,更是承载着脱贫希望的 "铁杆庄稼"。



绿洲生金:从“单一农耕”到“多元增收”的乡村振兴
在宁夏中宁戈壁荒漠的褶皱里,金美信消费金融探访人员沿着滴灌管网蜿蜒的路径走进一户户枸杞农户家中,这些以黄沙为纸、以汗水为墨的耕作者,在荒漠上书写着绿洲传奇。当 “公益机构 + 捐助企业 + 政府 + 农户 + 合作社” 的五位一体的新型公益模式在此落地生根,他们握过无数次铁锹的手掌,也捧起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馈赠 。

从企业通过公益机构为农户们送来的耐寒枸杞苗在沙丘扎根开始,农户们的生存图景便悄然改写。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沙海耕作者,如今化身生态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并取得了丰厚的回报。一名农户掰着手指细数:现在脚下的沙地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亩几百元的稳定租金,平日在合作社基地修剪枝条、采摘鲜果,务工收入每天80元左右,到了丰收季还能按比例分得枸杞干果销售红利,全年收入竟比十年前多出好几倍。据合作社的合作人赵大姐说,目前项目覆盖区农户能年均增收万元,超千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自主经营等方式实现收入翻番。那些曾被风沙掩埋的脱贫梦想,正随着枸杞根系的延伸逐渐抽枝发芽。



这场发生在农户院落里的对话,折射出“五位一体” 模式的深层逻辑——企业的公益捐赠不再是单向的馈赠,而是激活内生动力的火种。当枸杞树苗在滴灌滋养下生出新叶,当农户们用长满老茧的手指点开手机里的电商培训课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齿轮开始咬合:每一株扎根沙地的枸杞树,都是连接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的纽带;每一次沾满沙粒的劳作,都在为荒漠化防治注入可持续的动力。这或许就是探访者眼中最动人的画面:曾经被认为是生态“负资产”的沙地,正通过企业捐赠和公益机构的帮扶,转化为农户手中的“绿色存折”,让乡村振兴的希望,在沙丘与绿洲的交界线蓬勃生长。



巾帼筑梦:从“农家妇”到“绿洲创客”的价值觉醒
在公益项目援助当地种植优质枸杞树,促进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见无数扎根在沙地中忙碌劳作的身影,其中不乏一批农村女性,她们不仅以自身力量守护着生态屏障,更是在绿洲建设中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靳大姐,一位农民自发组织的枸杞合作社的负责人。她宛如条纽带,一头连接着项目相关方,另一头串起一个个农村留守妇女,通过手机屏幕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桥梁”。她召集姐妹们跟着她在基地里学剪枝、搞管护,真正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致富。2023年,她也凭借自身出色的能力考取了宁夏劳务经纪人证书,成为全县首批获此资质的农村妇女。这张证书不仅让靳大姐多了一份职业认同的光彩,同时无声诉说着一个农村女性如何在沙地之上,用双手编织出属于自己的职业新篇。她用亲身经历证明,“五位一体”新型公益模式不仅是生态与经济的连接器,更是女性突破传统角色、实现职业价值的起跑线。
同样地,曾经因为贫瘠土地而外出谋生打工的大批青年,在看到枸杞栽种项目为家乡、为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选择重返黄土地,与家人、与村民一同行走在田垄间,深耕呵护枸杞树。公益项目编织的绿色纽带,将个人生计与生态守护紧紧相连。曾经被迫背井离乡的打工者,如今成了守护故土的绿洲建设者,让 “守护沙地” 与 “守护家人” 在枸杞根系的缠绕中达成了最温暖的和解。


新绿与黄沙在天际交织,通过此次实地探访,金美信消费金融不仅看到了幸福家园-种下希望树”项目吸引了众多青年返乡就业,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带来增收,同时也让让老人和孩子能够得到更好地陪伴与照顾;这种改变早已超越经济层面,正如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正高职高级林业工程师、自治区枸杞产业首席专家祁伟所言:“每株枸杞树都是生态与文明的连接器,既扎根沙地,更扎根人心”
当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深度融合,荒漠化防治不再是单纯的生态工程,而是激活乡村振兴的 "金钥匙"。金美信消金公益林从最初的11000株枸杞树,到如今近100亩的绿洲矩阵,这些扎根沙地的枸杞树,既是抵御风沙的生态屏障,更是承载希望的绿色图腾,它们的根系深扎之处,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也更加坚定了金美信消费金融向“绿”而行的前进信念,让每一片绿洲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让绿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展望未来,金美信消费金融在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同时,将持续肩负起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汇聚更多的公益力量,为实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弱势群体关怀的目标不懈努力,用绿色金融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编辑:秦众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信息,是为了信息传播,不代表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域名:QIYEGONGYI.COM的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慈善公益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益云融媒体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稿件务必注明来源。联系电话:400-8059-268 |